近日,克拉克森發布報告稱,截至目前,今年新造船投資總額約為856億美元,同比降幅僅為2%。
按國家劃分,中國船東投資額排名第一,共計122億美元(占比14%);其次是日本船東90億美元(占比11%),意大利船東65億美元(占比8%),希臘船東64億美元(7%)。
中國船廠新船訂單量全球第一從船廠接單情況來看,中國船廠是今年新造船市場的最大贏家,共計獲得383億美元的新船訂單(524艘1327萬CGT),按投資金額計算占比45%,其中32%的訂單金額來自國內船東。
排名第二的韓國船企共計獲得350億美元新船訂單(239艘1322萬CGT),占比41%。
克拉克森分析稱,新造船投資總額高企來自于多種因素,一方面由于船廠成本壓力和船位供應枯竭,新造船價格持續上升,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今年以來已經增長5%至162點,而2022年的平均水平又比2021年平均高出13%。
另一方面,船東訂造的船型多為高附加值船舶,LNG船和集裝箱船占今年新船訂單的44%。
同時,船東投資替代燃料和節能技術也促進了船價上升,今年訂造的新船62%(按CGT計算)具備替代燃料能力,高于2021年的34%,至少22%的新船訂單將配備一種及以上的節能技術。
此外,雖然投資總額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每艘船平均價格繼續大幅增加。
綠色動力船舶繼續獲得市場青睞今年前三季度,世界新承接船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以大型LNG運輸船為主的氣體船成為今年引領市場增長的主力船型。
此外,以雙燃料動力為主的綠色動力船舶繼續獲得市場青睞。
截至9月底,新接訂單中綠色動力船舶市場份額(艘數計)從2021年的26%提升至41%,運力占比則突破50%。
其中,采用的綠色動力形式仍以LNG與傳統燃料的雙燃料動力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甲醇動力船舶明顯增多,到9月底已經有至少23艘新船訂單確定采用甲醇動力,還有一些船舶也預留了甲醇燃料改裝設計(Methanol-ready),其中不乏大型集裝箱船等主力船舶。
一線船東在新船燃料的布局中利用綠色甲醇等碳中和燃料的態度積極,馬士基、達飛等大型船東的示范作用,也會帶動更多新型船用低碳燃料加速投入商業應用。
素材來源丨國際船舶網、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關注船舶行業資訊,報名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展會設船企展區、國際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海上風電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助力船企提升核心競爭力,經略海洋。
參展范圍:

參觀范圍:


掃碼預登記
2023年7月26-28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3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